闸瓦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流程如下:
检测标准
外观质量:闸瓦表面应光滑、平整,无明显的裂纹、砂眼、气孔、缺料、飞边、毛刺等缺陷。闸瓦的颜色应均匀一致,无明显的色差。
尺寸精度:闸瓦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,尺寸偏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。例如,闸瓦的厚度、宽度、长度等尺寸的偏差通常要求控制在±1mm或±2mm以内。
材料性能:对于合成闸瓦,其所用的树脂、纤维、填料等原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,其成分和性能应满足规定要求。例如,树脂的固化性能、纤维的强度和模量、填料的粒度和硬度等。对于铸铁闸瓦,其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,如碳、硅、锰、磷、硫等元素的含量应在规定的范围内,以保护闸瓦的硬度、强度和性能。
物理力学性能:包括硬度、压缩强度、压缩模量、冲击强度、摩擦系数、磨耗率等。例如,合成闸瓦的洛氏硬度通常要求在确定范围内,摩擦系数在不同的制动速度和压力条件下应保持稳定,且符合规定的数值范围;磨耗率应低于确定的指标,以保护闸瓦的使用寿命。
无益物质限制:闸瓦中无益物质的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,如铅、汞、镉、六价铬、多溴联苯及其醚等无益物质的含量应不超过规定的限量,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。
检测流程
外观检查: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等工具,检查闸瓦表面是否有裂纹、砂眼、气孔、缺料、飞边、毛刺等缺陷,以及颜色是否均匀,闸瓦的边缘是否整齐,有无变形、破损等情况。
尺寸测量:使用量具,如卡尺、千分尺、直尺等,测量闸瓦的厚度、宽度、长度、弧面半径等关键尺寸,确认尺寸符合设计要求,尺寸偏差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。
材料检测:采用化学分析、光谱分析等方法,检测闸瓦材料的化学成分,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。对于合成闸瓦,还需检查树脂、纤维、填料等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是否正确。可以通过金相分析等手段,观察闸瓦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,判断其是否均匀,是否存在缺陷,以及组织结构是否符合要求。
物理力学性能测试:使用硬度计测量闸瓦的硬度;利用效果好材料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,测定闸瓦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;通过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试验,深受闸瓦的冲击强度;在制动试验台上模拟实际制动工况,测试闸瓦在不同制动速度、压力、温度等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耗率。
无益物质检测:采用专注的检测设备和方法,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ICP-MS)、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(GC-MS)等,对闸瓦中的无益物质进行检测,确认其含量不超过规定的限量。
综合判定:根据外观检查、尺寸测量、材料检测、物理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无益物质检测的结果,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,对闸瓦的质量进行综合判定。如果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,则闸瓦质量合格;如果有一项或多项指标不符合要求,则闸瓦质量不合格,需要分析原因,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或报废处理。